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二十一章 长剑倚天谁堪试 (第2/4页)
在树根处的一块蒲团上,手捧一本古籍,随意翻阅。 这位苏家之主穿着宽袖长袍,长发以木簪盘髻,相貌清奇,浑身尽是醇厚平和的气息,如若一位饱读诗书的经世大儒般。 在苏弘礼旁边,坐着一名道袍老者,童颜鹤发,眼神清澈若婴孩,呼吸绵长,如有若无。 在他身前,摆着一张古琴,随着他十指抚动,琴音如山涧清溪潺潺流淌,悠扬缥缈,宛如天籁。 忽地,苏弘礼抬起头,抬手示意道:“道兄,有俗物来叨扰了。” 道袍老者微微一笑,收起抚琴的双手。 便在此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响起,一个气质沉凝如山的玄袍中年匆匆走来。 “小的见过大人。” 玄袍中年躬身见礼。 “说事。” 苏弘礼轻声道。 玄袍中年点了点头,轻声道:“大人,衮州那边传来消息,说……” 他把衮州茶话会上的事情一一说出。 在此期间,苏弘礼神色平和随意,毫无情绪波动。 而当一侧的道袍老者听到“苏奕”这个名字时,则微微一怔,清澈的眸泛起思忖之色。 直至玄袍中年说完,苏弘礼点了点头,道:“这件事,陛下如何说?” 玄袍中年连忙道:“陛下说,这是咱们苏家的事情,当由我们苏家自己来解决。” 苏弘礼把手中书卷搁在案牍上,目光看向玄袍中年,随口问道: “苏奕这孽子是否以苏家名义行事?” 被他目光盯上这一瞬,玄袍中年躯体发僵,直似被天上的神祇注视! 一股无形的压力,让玄袍中年双膝发软,背脊直冒寒意。 “应该……没有。” 玄袍中年深深低着头。 苏弘礼再问:“那他是否踏入玉京城一步?” “没有!” 这次,玄袍中年回答的斩钉截铁。 苏弘礼哦了一声,收回目光,抬手把案牍上的古卷重新拿起,一边翻阅,一边问道: “谁让岳长源去掺合二皇子和六皇子之间的争斗的?” 玄袍中年心中一颤,硬着头皮道:“应该是四夫人下达的命令。” 四夫人,便是最受苏弘礼宠爱的第四个妻子“游青芝”。 苏弘礼点了点头,似并不意外。 他目光看向旁边的道袍老者,道:“道兄,你觉得此事该当如何解决?” 道袍老者笑着摇头:“这是你的家事,我掺合不得。” 苏弘礼也笑了,道:“也罢,你性情超然,最看不上这世俗中的纠葛,我也不为难你了。” 他目光重新看向那玄袍中年,道:“传我旨意,让裴文山亲自前往衮州走一趟,告诉那孽子,只要他低头认错,我可以给他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。” 话语随意从容,就如在谈一桩小事,“他拒绝也无妨,我可以给他一段时间来考虑,就以五月初五为限,去吧。” “喏!” 玄袍中年肃然领命,匆匆而去。 直至玄袍中年的身影消失,道袍老者才感慨道:“道友修为愈发厉害了,隐然有‘与天地契合’之势,以这般底蕴,轻松便可迈入元道之中,却为何迟迟不愿突破?” 苏弘礼想了想,淡然道:“风物长宜放眼量,若想迈入元道之路,早在十多年前,我便可轻松踏足其上。可我求的,远不止这些。” 顿了顿,他笑道:“道兄早已是元道中人,应当清楚,同为元道修士,可每个人的实力却千差万别,我苏弘礼可瞧不上那些寻常的元道修行之路。” 道袍老者眸子微微一眯,道:“世人皆知,大周十大先天武宗中,以道友和国师洪参商的底蕴最为深不可测,我可很期待,道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